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

「野心」是中性詞嗎?

2015年2月10日

張鐵志專欄:野心中國的末路狂歡〉內容有意思,但張鐵志指「野心時代」是中性的字眼則顯然不對。他評論的著作英文書名為Age of Ambitionambition才是中性詞,「野心」是貶義詞,「雄心」、「大志」、「壯志」、「抱負」是褒義詞。國語辭典是這麼解釋「野心」的

山野中野獸之心。比喻凶暴之人,心性放縱,難以制服。左傳.宣公四年:「諺曰:『狼子野心』。是乃狼也,其可畜乎?」後引申為對名利權勢的非分用心。淮南子主術:「故有野心者,不可借便勢;有愚質者,不可與利器。」西遊記第四十三回:「這妖精已是降了,卻只是野心不定,等我教他一步一拜,只拜到落伽山,方纔收法。」

現代漢語的一大問題,是淪為英文的附庸,將一些常見的英文單詞與固定的中文配對起來,然後捨棄中文豐富的相關說法,不分青紅皂白地套用與英文配對的中文詞。這問題陳雲之前說得很好:

學了英文的 share,便以中文的「分享」來配對,兩者「鎖死」了關係,於是排擠了分擔、承擔、擔當等其他中文詞彙,連「分擔」苦楚也誤說成「分享」苦楚了。英文的 proud of pride,意義偏向褒義(貶義是 complacentarrogant),但中文的「驕傲」是貶義,榮幸、光榮、榮譽、自豪等是褒義,卻都被英文 proud of pride 對譯的「驕傲」排斥掉了,不論是香港的歌星容祖兒、香港特首曾蔭權和台灣前總統陳水扁,即使自覺榮幸,也都只懂得說「我的驕傲」、「香港的驕傲」和「台灣的驕傲」。

這種現象是中文的衰敗,絕非無所謂好壞的語言自然演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